电话:027-88708589
地址:武汉市徐东大街33号凯旋门广场B座1806室

行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武汉民政“三进三送”将惠民政策好事办好

更新时间:2018-08-14 11:07:19点击次数:1235字号:T|T
武汉民政“三进三送”将惠民政策好事办好

武汉民政“三进三送”将惠民政策好事办好

来源:中国社会报

通讯员  戴良军

今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民政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时提出的“四个切实”重要要求,积极开展“三进三送”活动,通过练内功、增效能、提水平,将惠民政策送进基层、送进社区、送进家庭,让广大市民群众和特殊群体获得更多幸福感和满足感。

进社区,送服务

建阵地,激活力。全市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83%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设置了青少年空间、妇女之家、书画室等功能室,社区经常组织居民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将服务和文化送给居民,以文化凝聚民心、促进和谐。

在社区治理方面,武汉市创造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的“四民工作法”,居民群众可以参与社区惠民项目资金的使用、重要活动的开展、社区微改造项目的实施等决策,让社区居民更有参与感和归属感。

“在社区治理中,还要鼓励社会组织和社工在社区里扎根。”市民政局负责人说,武汉市实施两届社区社会组织助力计划,重点支持了325家草根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社区公益创投,资助居民互助项目。全市93%的社区实现一社区一社工。

强设施,送关怀。“在对社区的服务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就是送清凉。”市民政局负责人说,凡最高气温达到35℃或者最低气温在28℃以上,全市各社区纳凉点就将开放。为加强纳凉点的优质服务,市民政局要求纳凉点除了要有空调外,还必须做到有饮用水、应急药品、文化娱乐设施、安全应急措施等。

今年,武汉纳凉点变化不小,有的重新改造面积大增,有的添加了休闲设施,有的频出新招提供温馨增值服务,居民们在纳凉点里体检、打球、学手工编织。纳凉点开建至今已建成近1500个,纳凉点的环境和设施不断改善和增强,服务人次达到500万之多。

搭平台,解民忧。今年,针对双职工子女4点半放学后无人管的难题,市民政局又出新招,在50个社区试点建设社区学生托管服务中心,由专业社工负责,组织教师、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兴趣活动等,为居民群众切实解决后顾之忧,赢得一片叫好。

进机构,送关爱

进福利机构,关爱老人儿童。福利机构是特困老人和孤残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74家农村福利院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安排社会工作者为老年人开展包括日常照料、健康管理、心理慰藉在内的各项专业服务。全市公办养老机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受到老年人的欢迎。

进救助机构,关爱流浪人员。对流浪人员的关爱,体现在救助机构的每一项细节举措上,武汉市救助管理站设置了残疾人服务点和便民服务点,配备了轮椅、拐杖、老花镜、针线等便民服务设施,为受助人员提供贴心服务。为做好对流浪人员的救助服务,站里严格按“六个一”的标准执行,即洗一次澡,理一次发,换一套干净衣服,吃一份可口的饭菜,救助一张返乡车票,提供一套途中食品。

进基层部队,关爱官兵伤员。武汉市获得双拥工作六连冠,进部队送温暖活动让军民鱼水情更加浓厚。每年八一前后,市区民政部门开展系列慰问活动,并启动开展双拥活动月。为做好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工作,全市通过系列改革举措,建立适应退役士兵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在年底前形成“四个一”成果,即一个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机构考评标准、一个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服务规范、一套退役士兵定点教育培训机构体系、一个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全面打造武汉市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特色品牌。

进家庭,送温暖

织密网,托底线。“我市低保标准逐年提高,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出台,让更多困难群体感受到温暖。”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武汉市低保制度自1996年建立以来,城市低保经过14次、农村低保经过9次提标,低保标准综合增幅达到了10.68%,高于全市GDP增幅,城乡最低生活标准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占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5%和44%。

临时救助的保障水平提高到8580元,“救急难”功能更加凸显。提高困难对象住院救助水平,重点救助对象(含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住院救助比例从70%提高至80%,年度救助封顶线从5万元提高至7万元……

“这些政策标准的上调,对低收入家庭来讲,真是雪中送炭。”低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说,2017年出台的《武汉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放宽了贫困家庭认定的收入和财产标准,扩大了低收入家庭认定范围,扣减致贫因素支出,对因疾病、养老、扶幼、助残、教育等方面的家庭刚性支出,设定了支出扣减系数,支出系数越高,扣减支出越多。

互联网,助老乐。全市现有老年人178万之多,95%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为提升养老服务,解决养老机构资源不足的困境,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项服务,武汉市开启了“互联网+居家养老”新征程,计划用3年时间,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从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入手,将社区为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嫁接、植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之中,形成社区嵌入、中心辐射、统分结合“三位一体”新模式,提供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三助一护”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中即可享受专业照料、看护支持等服务。

到2020年,各中心城区将拥有一个统分结合模式平台,全市共设置社区嵌入模式或中心辐射模式服务网点291个,“三助一护”服务有效应答的街道达到10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半径实现1公里内提供。

扶贫网,帮到底。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将没有劳动能力靠自身难以脱贫的贫困对象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保障范围;将被认定为具有劳动能力,但通过其他手段仍然不能脱贫的贫困对象及时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实行动态管理。

将扶贫对象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年满70周岁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见义勇为伤残人员、失独家庭成员以及革命老区对象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增发20%低保金,实现精准救助、精准扶贫。

加强扶贫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救助与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制度的衔接,建立低保、五保信息与扶贫信息共享平台,以民政部门与扶贫部门各自建立的低保信息库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库为基础,共同建立全市贫困人口信息平台,实现低保信息与扶贫信息共享。对贫困人口的对象分布、致贫原因、健康状况、教育程度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贫困治理涉及的政策措施落实进度开展专项分析,为精准扶贫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管理员)
点击关闭
  • 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
    027-88708589